半岛全站我认识一位老人,两年前查出甲状腺功能减退,俗称甲减。医生开具对症的处方药,老人每天按时服用,病情一直控制得很稳定,老人生活状态也不错。一年前,听别人说,有一种保健品,祖传小药丸半岛全站,每天一粒,什么病都治。老人动心了,停下医嘱的药物,开始吃人家推荐的一粒小药丸。结果吃了半年,腿肿得厉害,不能走路,记忆力减退,有一点早期老年痴呆的症状,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家人将其送往医院,把全身查了个遍,也没发现什么大毛病,就是有一个数值高得离谱,这个数值就是甲减导致的。医生当即开具了治疗甲减的药物,嘱咐病人坚持服用。医生说,老人所有的一系列症状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吃保健品怎么能治病!多亏老人来得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临床,像这位老人的案例屡见不鲜半岛全站。有的保健品,它本身对身体没什么害处半岛全站,但是病人如果相信保健品被夸大的功效而停用药物,原有的病情得不到治疗和控制,那后果就很严重。
我认识一位中年男士,本来就是常见的痛风病。因为他经常喝酒,饮食也不加节制半岛全站,痛风病反复发作。后来,听一位朋友介绍,有一种保健品可以治愈痛风。他便开始服用保健品。结果几年下来,不但痛风没有治好,长期的痛风病导致肾功能衰竭,现在他提前离开了工作岗位,每周三次去医院做肾透析,毫无生活质量可言。假如当初他没听信保健品可以治愈痛风的谣传,专心控制痛风,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可是世上哪有假如呢!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说法,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在产品的宣传上,也不能出现有效率、成功率等相关的词语。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在当今的社会中,已经逐步被大众接受。保健品通俗地解释,就是膳食补充剂。
食用保健品,有两点要特别警醒:一是要有国家正规合法批准的批文;二是绝对不能用来代替药品治疗疾病。如果家有老人服用保健品,子女要帮助老人查真伪。保健食品外包装上有“蓝帽子”标记。同时有相关批准文号。国产保健食品应有卫计委的“卫食健字”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国食健字”,进口保健食品要有“卫进食健字”标识。保健器械要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文号“药管械(准)字”。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有效期是5年。最可靠的办法是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按照批号可以查询保健品的真伪。保健品与食品、药品到底有哪些区别呢?保健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能调节人体的机能,具有特定的功效,适用于特定人群。一般食品不具备特定功能,无特定的人群食用范围。保健食品不能直接用于治疗疾病,它是人体机理调节剂、营养补充剂。而药品是直接用于治疗疾病。
一位朋友给记者讲述她家的真实故事。周末,她去看望婆婆。婆婆家大门紧锁。打电话一问,跟着保健品公司组织的团去旅游了。朋友吓坏了,婆婆80多岁了,还有高血压,赶紧和丈夫开车去追。结果婆婆不跟他们回来。朋友感叹地说,保健品公司不知用什么办法给这些老人洗脑了。婆婆家是套三的房子,有两个房间堆满了各式保健品。子女开会商议如何阻止老人这种疯狂的举动,决定不再给老人钱。老人就用自己的工资买。面对子女的各种阻挠,还振振有词地称,这些保健品,每个都延缓衰老和包治百病半岛全站。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对保健品的虚假宣传进行整治,但屡禁不止。有些保健品的销售越来越隐蔽,通过上门直销、会议营销、旅游营销等。探究老年人容易买保健品上当的原因,反而源于老年人健康意识强,他们急于想治愈疾病,不想长期服药的心理。他们寄希望于有一种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解除他们的疾病痛苦。 “包治百病”是违背医学的,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还有一些老年人上当受骗的原因,就是参加免费健康讲座,现场赠送什么洗衣粉、花生油之类,老人贪图便宜前往。然后被讲座洗脑,花着昂贵的钱,抱着一堆廉价赠品和不知来历的保健品回家。更有甚者,打着买保健品能发财的口号。据报载,有一省外厂商称“健康投资”回报丰厚,只要购买他们企业生产的保健品,不仅可以获得包括境外旅游在内的种种丰厚赠品,更诱人的是可以获得大量该公司的原始股。这也让证监部门十分头痛。有关部门统计显示,我国每年保健品的销售额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而其中有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被人为地夸大功效的现象。
张丽玲,曾任青岛晚报健康部主任、《健康青岛》主编、健康工作室负责人,全搜索网健康频道总监,现在青岛晚报开设“丽玲名医面对面”及文学随笔专栏。被聘为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第七届委员会新闻学组专家委员暨健康传播大使,在青岛乃至全国医疗新闻报道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1、屠呦呦团队公布重大突破!青蒿素对这种病也有效果(视频)丨6.17新闻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