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站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是延续生命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中华民族不仅是以勤劳著称的民族,饮食文化同样举世闻名。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就是汇合了一些与“吃”有关的专业,在“吃”的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上大做文章,让具备专业知识的从业者守护大众“舌尖”上的安全。
我国是人口大国,“吃”从来不是一件小事。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殷丽君教授介绍,与“吃”相关的研究涉及范围广泛,食品科学研究内容与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及营养健康紧密相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国务院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实施大类招生,涵盖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在内的4大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负责人毛立科副教授介绍,该专业充分利用学校在农学和生物等方面的优势,在结合工程等学科的基础之上针对全产业链加工体系,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了解行业上下游产业,注重宽厚基础教育,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行业领军人才;生物工程专业涉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生物反应工程等教学和研究内容,是国内学科覆盖面最完整的食品科学生物工程专业之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有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等开放性的产学研一体化教育与研究平台,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过程管理、风险管理的意识与能力;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则是教育部第一批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涵盖从葡萄栽培、葡萄酒酿造到品评与鉴赏的各个环节,培养具备扎实的园艺学、化学、生物学、葡萄酒学、食品工程学半岛全站、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系统掌握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从事葡萄与葡萄酒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产品研发、工程设计、产品销售和文化推广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农业大学已于2021年启动了与康奈尔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这也是教育部批准的首个国内“双一流”高校与常春藤大学合作的本科教育项目。项目引进康奈尔大学培养体系及教学资源,同时融合中国农业大学传统优势,按照国际高等教育最高标准,为学生营造国际文化和教育环境,提供食品科学创新教育。项目采用“4+0”培养模式,即本科四年学生在中国农业大学学习双方共同认定的课程,也可择优选拔赴康奈尔大学交流学习。项目采用全英文授课(思政课除外),引进康奈尔大学专业课程约50%。中外双方高水平师资共建国际化教学团队,致力于在全球化时代培养具有扎实的食品科学专业知识、出色的外语沟通能力、广阔国际视野的高级科研和工程应用人才。
北京联合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涉及食品科学与工程(营养与健康)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专业。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营养与健康)专业是将食品科学、营养学半岛全站、食品工艺学和功能食品学等专业知识,运用于食品(膳食)营养与疾病防控半岛全站、食品质量保持与健康食品研发制备、公共营养与健康管理等方面,涉及科学研究、公共营养与卫生半岛全站、食品研发生产销售、质量监管等广泛领域。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为解决食品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培养在食品质量检测与安全评价、活性因子功能和毒理学评价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知识和技能,符合北京大都市需求、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作为一个‘吃货’,当初看到食品专业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好吃的’。”中国农业大学学生李伊宁笑称,正是对“吃”的爱,引导她选择了食品专业。
“通过学习食品营养、食品保藏这些专业课程,‘如何才好吃、如何健康吃’成了我现在的关注重点。” 李伊宁表示,美食不容辜负,小到日常的每一餐,大到国家食品卫生事件,健康膳食变成了她生活中一件非常自然的事。“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食品专业能做的比我想象的要多,未来也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作为“食品营养与安全科普青年团队”的一员,李伊宁希望今后能够继续深造,用自己的力量科普营养知识,让健康生活的理念影响更多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专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半岛全站。如果想顺利完成学业并在以后有所建树,首先要对“吃”这件事有兴趣,并要了解更多其中的门道。由于这个专业更偏理工类,需要配合课程学习,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基础好的考生更适合选报。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200多所不同层次的学校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其中20余所院校按大类进行招生。在这些已经按大类进行招生的学校中,各校专业侧重不同,在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上也有区别。
中国农大食品学院按照“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的理念,培养具有宽厚的人文与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行业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2016年开始,学院实施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大类招生,即学生入校后,一二年级实施统一的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二年级末根据专业容量、教学资源、学生个人意愿和专业兴趣等情况分流至专业方向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学院注重实践教学,建设了课程实验、科研训练、虚拟仿真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实训与仿真三结合、贯穿大学四年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大三暑期,学院还会安排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生产实习,把学生送到一线岗位,既让他们有机会参与生产实践,也让他们在升入大四前与未来的职场生活来一次“亲密接触”。一个月的职场经历是学院为每名学生精心准备的校外课堂“大餐”。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源于原北京轻工学院1984年设立的生物化工专业食品工程方向,以及北京商学院1994年设立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4年起,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恢复招生,每年招收2个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班、1个中外合作办学班。该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北京市属高校首批重点建设一流专业,并先后通过IFT和IUFoS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依托于院士领衔的教学队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持续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打造专业教育各个环节。在“全程全员导师制”的作用下,本科生入学即可获得“一对一”的导师指导以及参与科研的机会,科研实验室能深度参与到本科生培养过程。学校还与爱尔兰考克大学合作开设了“2+2”“3+1+1” “3.5+0.5”等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并能提供丰富的参与国际学术科研活动的机会。
东北农业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拔尖人才培养班是针对培养高级食品科技人员而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国家输送食品领域高级研究人才和学术性的后备人才,同时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输送研究生,学生毕业推荐免试研究生达到40%。拔尖人才培养班实行“三对一”导师制,即为每个学生配备1名学院专业教师、1名实践导师和1名高年级学生,分别负责指导学生熟悉和了解专业发展、课程选择和创新实践、实践方案制定和毕业设计、学习实践督促等。专业导师根据学生特点制定符合其发展需要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导师负责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各类科技创赛,不断提高其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导师负责督促和监督,实施“一帮一”助学制度,实行“动态培养机制”。
社会发展及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食品工业已成为国民营养和健康保障的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食品工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殷丽君表示,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虽然是年轻的学科,但已成为经济发展、文明发达的重要标志,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较广泛。
具体来说,学生毕业后可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食品企业等与食品相关的行业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品质控制、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工作;也可以到海关、商检、食品安全管理、环保、知识产权保护等政府和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