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站食品科学是食品工业的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食品科学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强、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交叉学科,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学科。迄今,我国各地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逐步建立起较完善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体系,食品科学得以快速发展。《食品科学》特开设“食品专业面对面”专栏,为大家详细介绍国内各个高校的食品专业、优秀科研团队及其发展前景,今天介绍的是
新疆农业大学座落在新疆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雅玛里克山脚下,巩宁古城遗址上的新疆农业大学半岛全站,是新疆尔自治区重点建设的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大学。现任党委书记谢树青教授,校长蒋平安教授半岛全站。
学校前身为八一农学院,是经毛主席和同意,由王震将军于1952年在中国人民第二步兵学校的基础上创建的,学校隶属于新疆军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建立的第一所本科院校。1958年划归新疆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更名为新疆八一农学院。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现有老满城校区、亚心校区、陆港校区、天格尔校区等四个校区,谢家沟草地试验站、呼图壁牧草试验示范站等7个校属实习基地和152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其中,校本部占地面积约1500亩,校园绿草如茵,铺青叠翠,环境优美,是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园、全国文明校园、首批自治区绿色大学。
建校初期,王震将军结合新疆农牧业生产和办学实际,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的办学方针,建校69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屯垦戍边办大学、稳疆兴疆育人才”的办学宗旨,恪守“明德笃志、励学竞业”的校训,秉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农大精神,形成了幼儿园、小学、中学、本、硕、博为一体的全学段人才培养体系,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现有24个学院,1个教学部。7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1个本科专业,分布在农、理、工、经、管、文、法等7个学科门类中。学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现有5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7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围绕现代农牧业、特色林果业、区域发展等领域建设国家、部委重点学科(含培育)4个,自治区级高峰、高原学科7个,拥有教育部棉花工程研究中心、新疆现代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实验室半岛全站、新疆果品加工与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19个。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622人,专任教师998人,其中教授139人,副教授365人,有博士学位的382人。拥有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获自治区人民政府特贴专家4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师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名,农业农村部岗位科学家2名,“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2名,天山领军人才5名,天山英才40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34897人,建校至今,新疆农业大学为社会培养了近20万名各类人才,毕业生们遍布祖国各地,天山南北,他们不忘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为国家的和谐稳定、繁荣昌盛和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学校紧紧围绕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依托自身农业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释放创新驱动效能。培育的“新疆细毛羊”成为天山南北牧民增收致富的源泉;“红优二号西瓜新品种”成为全疆瓜类主栽品种,享誉全国;“漏斗式全沙排沙技术”成功解决水利工程排沙难的世界性难题;“棉花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创造了单产、总产、面积、高等级优质棉、病虫防治、肥料利用率、节水等7个全国第一,为世界棉花形势看中国,中国棉花形势看新疆做出了卓著功勋。
“十三五”期间,学校承担纵向科研项目2018项,马产业等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近10项,到位经费近5亿元。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48项(其中,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4项)。登记科技成果36项,审定新品种20个,授权专利300项(发明专利80项),软件著作权260项,认定地方标准36项;累计发表科技论文4693篇,其中高水平论文(SCI/SSCI/EI收录)520篇。
学校在办学实践过程中,始终心系“三农”,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成立“新疆乡村振兴研究院”,积极开展涉农科技研究和科技推广服务,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将学校人才、科技、学科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探索出“1+4+N”科技服务模式,推进实用农业技术和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一线快速转化,持续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学校2次获得自治区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多名教师获得脱贫攻坚“创新奖”“奋进奖”。
学校始终坚持扩大教育开放,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加速国际化进程。不断优化留学生结构,加强涉农等优势学科学历生的招生,规范留学生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培养质量,通过教学及丰富的文化活动“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外学生交流学习,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人才。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巴基斯坦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稳妥推进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在巴基斯坦建成的孔子学院成为全球100所示范孔子学院之一。成立“新疆-中亚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与中国农业大学等兄弟院校共同发起成立“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农业院校联盟”,有力推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业院校高等教育的共同发展。
走进新时代,新疆农业大学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积极践行胡杨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大学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渊源于1990年农产品加工系,2010年合并药学学院,成立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学院具备培养学士、硕士的教育体系,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3个本科专业)和药学类(药学本科专业)2个一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于2016年获批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建设专业(战略新兴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于2020年获批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和“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立足新疆特色农畜产品资源,长期以来将教学、科研与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优势资源转化密切结合开展研究工作,在新疆馕产业、葡萄酒产业、特色林果、畜产加工及农副产品再利用等领域积累了多项具有实际生产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半岛全站,培养了一大批科研和专业应用人才,奠定了本学科研究在自治区同类研究中的较高学术地位。目前已与新疆数十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成果转化推动了新疆食品行业的技术进步,累计增加经济效益数千万元;同时还培养了大批企业技术骨干,为在服务新疆经济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问题,助力地方脱贫攻坚,推动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以及建立美丽乡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院拥有自治区新疆果品采后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新疆果品加工与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治区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治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研究院、中试研发中心、虚拟仿真室、食品安全与营养分析检测平台、葡萄酒品质鉴定实验平台等专业研究平台,实验室总建筑面积为6809平方米,实验设备总值约1800余万元,拥有ICP-MS、GC-MS、质构仪、流变仪、HPLC、DSC、葡萄酒快速分析仪等一批高精尖仪器设备,为人才培养、科学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大中型食品药品企业和研究院所建立校外实习基地19个,为教学、科研、产品开发以及成果转化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学院近五年科研项目达150余项,其中国家级30项,省(部)级52项,厅局级及横向60项,累计科研经费3480余万元。获批专利授权17项,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兵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学院建设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新农慕课网上建成慕课课程36门,在校内大范围开展线上线门;获校级教研、教改项目24项,其中自治区级1项,校级23项。引进《2D大型分析仪器仿线D气相色谱仿线D液相色谱仿线D火焰原子吸收仿线D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室》等虚拟仿真教学软件。
学院教职工6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6人,有博士学位教师24人。自治区天山英才2人,特色林果首席专家1人,高层次引进人才2人。
近5年,学院共招收本科生6496人,其中汉族2849人,少数民族3647人,平均占比56.1%;平均就业率90%,升学率稳定在15%左右。共招收研究生394人,其中学术硕士168人,专业硕士226人;平均就业率97.9%,其中新疆本地就业83.8%。目前在读各类本科生1541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859人,占总人数的55.74%,在读研究生285人。
学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实践教学,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平台。获得大学生创新项目93项,其中国家级13项,自治区级25项,校级55项。近两年,在“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铜奖2项,自治区级金银铜奖19项。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食品科学和工程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工艺设计与社会生产、食品的加工贮藏、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卫生的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涉及化学、生物、数学、物理、机械、环境、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主要学习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农产品贮运与加工、食品保藏技术、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等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能为各类食品企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海关、及国家机关相关部门、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管理、教学和科研的应用型人才。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以化学、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食品检测和分析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系统地学习数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基础理论与知识,掌握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分析、动植物检验检疫、食品安全与卫生、食品质量管理学以及食品标准与法规等专业理论、技术和方法。培养能在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卫生防疫、监督管理等部门从事生产管理、质量控制、检验检疫、安全评价、认证及技术开发等单位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是以植物学、生物化学和工程学为基础,研究葡萄栽培、葡萄酒酿造、鉴赏艺术和营销的理论与技术。主要学习葡萄品种学、葡萄栽培学、葡萄酒化学、葡萄酒微生物、葡萄酒工艺学、葡萄酒品尝学、葡萄酒庄设计与管理、葡萄酒营销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实践技能。培养具备鲜食葡萄保鲜与加工、酿酒葡萄选育与栽培、葡萄酒酿造学、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学等方面的应用型的人才。
药学专业是以化学、生物学和医学为基础,研究药物制剂、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药物结构和活性之间关系、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体内过程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主要学习生物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医药市场营销、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种植与栽培等基本原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药物制剂、药材鉴定、药物质量控制、药物功效及毒理评价、医院药品调配及合理用药指导、药品营销、药品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在宁波和西宁成功召开前两届“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的基础上半岛全站,将与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许昌学院于2021年11月27-28日在河南郑州共同举办“2021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欢迎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家参加此次国际研讨会。